为启迪创新和探索思维、学习传统非遗文化、将劳动精神融入生活,2023年12月14日,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第七届国际文化节盛大开幕!本次活动以“中华非遗文化走向世界”为主题,在体验中学习非遗文化,在交流中展示中国自信。通过精彩纷呈的非遗体验与展示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中华非遗,传递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平台。深圳市华结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受邀参加,进行非遗文化手工编绳教学讲解活动。
一绳一天地,一结一份情。一根根小小的绳子里藏着中国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活动中,同学们跟随华结谊指导老师的教学步骤,从基础技法学起,逐渐掌握编绳的诀窍。孩子们手指翩翩,利用手中的彩绳,编织着快乐,编织着梦想。一根根五彩斑斓的股线在他们的巧手中交织、缠绕,打结,变成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中国绳结艺术历史悠久,小小的绳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典型符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吉祥如意的期盼。在学习和制作绳编技艺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技法,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更磨炼了耐心,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形、色、意”等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华结谊创始人李巧兰女士说道:“这次非遗手工编绳进校园活动,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借助非遗绳结文化的学习,对更多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让现在的孩子们更多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通过编绳艺术,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技法的魅力,也增强了学生们传承、弘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热爱自己的祖国。
习非遗技艺,为人生添彩。一根根股线,编织了时代纹样,串起了生活的变化。走进非物质文化,在体验中传承,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此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热爱、人人学习、人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了广大师生学习[敏感词]传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