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xin
400-666-0885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华结谊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06-12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弘扬、传承中华[敏感词]传统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营造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广东省非遗馆于6月8日至10日开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积极响应“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的口号,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广大市民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作为非遗手工编绳领域的传承传播者,深圳市华结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称:华结谊受邀参加!

非遗馆活动.png

广东省非遗馆喜番造物社、非遗SHOW、非遗寻宝记等项目轮番登场,吸引大批市民游客排队参与。广东省非遗馆特别邀请非遗手工艺达人、传承人、爱好者等为“社长”,通过作品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为喜爱手工艺的年轻人提供表达创意、展示匠心、链接情感的新舞台,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活动现场,来自大湾区的25位社长组成的“喜番造物社”激荡出一场国潮创意风暴。从精致细腻的陶艺,到古朴典雅的木作;从巧夺天工的手工编绳,到熠熠生辉的银饰……汇聚了众多手工艺达人、传承人和爱好者的创意精华。

 

华结谊刚一出现,就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驻足围观了解、购买和体验,华结谊创始人李巧兰女士热情洋溢的向大家介绍手工编绳的起源、历史、种类、寓意和用途。让大家了解到了绳结的起源与发展是一种古老的吉祥艺术,源头可以追溯到文字发明以前的绳结记事。一条手绳,中国人戴了千年。虽小巧简单,却绝胜世间华饰千千,看着让人满怀希望,系在腕间,就是一种真情实意的美好祝福。手绳是吉祥与福慧的象征,现在也已成为传递吉祥,祝愿美好,富有精神内涵的精致艺术品。

1719214020990.png


华结谊手工编绳的非遗文化,不仅仅吸引到了广大市民游客,更是吸引了现场众多喜番造物社社长前来围观了解,大家就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交流,大家纷纷表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1719214047509.png


在活动现场,广东省文化馆馆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蓝海红女士也对华结谊的非遗手工编绳文化非常感兴趣,对华结谊“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伟大使命表示肯定,鼓励华结谊以手工编绳为载体,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华结谊此举不仅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与尊重,更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手工编绳,华结谊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给世界各地的观众,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1719214088703.png


古有绳结记事,今有绳结寄情。绳结编织的既是艺术品,也是文化情怀,更是真情实感的传递;它用一根绳贯穿了中国的历史,用简单的绳结连接了中国文化,“绳”奇非遗,值得我们每个人守护、传承。中国绳结历史悠久,它不仅编织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吉祥的千年情节,还以绚烂多姿的艺术造型和色彩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天的时间里,广东省非遗馆不仅成为了手工艺品的展示窗口,更成为了新潮创意与传统文化交流碰撞的艺术新地,每一次展示互动,都引发了一场关于传承与创新、技艺与情感的深度对话。观众们在这里沉浸于传统手工艺的非凡魅力,在互动体验中领略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微信图片_20240611153201_副本.jpg

 

未来,华结谊将继续秉承“助推非遗手工传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探索手工编绳的创新应用,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感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致力于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民族品牌。同时,也加强与国内外文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华智慧和中华力量。

电话:400-666-0885
邮箱:hjy003@huajieyi.com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研祥智谷研发大楼2栋906

官方服务号

官方订阅号

官方抖音号

Copyright  © 2024 深圳市华结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备案号粤ICP备2024195592号-1